77百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生活百科

一把二胡拉断腰唢呐吹一生(一把二胡拉断腰)

时间:2023-05-20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生活百科

无论是唐人还是宋人,他们都将两根弦子的胡琴称为嵇琴。筝这种乐器,出生之时总共有五根弦子。从东汉时期便有记录,琵琶确实无愧千年琵琶之称。自春秋到秦代便已经流行于国内,给筝一个“万年筝”的称号,似乎并不过分。根据武氏祠的汉画石像的内容,一些人认为唢呐应该出现于东汉时期。不过,另一些研究者则对此表示否定,他们根据出土于唐宋时期的壁画,提出,唢呐诞生于唐宋时期。

自石器时代开始,先辈们就已经发现了音乐的魅力。

再往后,圣贤子夏曾“论乐”,孔子曾主导包含“乐”的君子六艺。

对于古人来说,乐器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是可以表达不同情绪的载体,也是“君子”必不可缺的素养。如今,我们的生活也早已经没了古代那些拘束,但民族乐器,还一直存在于大大小小的场合,陪伴在我们的身边。关于它们,还传说着许多俗语民谚。

一把二胡拉断腰

它长得有些普通,长长的脖子,两根弦子;蛇皮做的脸,永不离身的弓子,似乎在告诉人们,可不是那么好演奏的。它可以是最喧闹的,能演奏出万马奔腾的声音;也可以是最哀伤的,能够再现妇人对着江水哭泣的场面。它就是二胡,来自古代的一种拉弦乐器。

可能是因为经常出没于二胡比赛、小区广场,人们对二胡有着莫名的喜爱。看到拿着二胡演奏的人,他们都会不由自主地调侃,一把二胡拉断腰。为什么说一把二胡拉断腰?实在是因为二胡并不是一件好演奏的乐器。

岩山寺的经塔之中,人们发现了一把元代的胡琴,它的样子和现在的二胡看起来相像极了。这一发现,与《元史》中对胡琴的描述不谋而合。在《元史》的编著者眼中,胡琴有着龙一样的头,两根弦子,还有着用马尾做的琴弓。麟堂秋宴,明代的画家尤子求,将自己见到的胡琴手画了出来,画面之上,胡琴手正是用拉奏的方式演奏胡琴。那么,是不是二胡的祖先一定来自于元明时期?

事实上,二胡在我国的起源可能更早。“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的诗句告诉我们,自唐朝以来,人们就将西域传来的拉弦乐器和弹拨乐器称之为胡琴。无论是唐人还是宋人,他们都将两根弦子的胡琴称为嵇琴。孟浩然曾经在诗里讲述过自己看到嵇琴演奏者的经历,沈括也曾经在《梦溪笔谈》中讲述过关于嵇琴的故事。熙宁年间,官家在宫里大宴群臣,教坊的乐手徐衍曾面对官家演奏嵇琴。拉断了一根弦子之后,徐衍依然面色不改,继续用剩下的一根弦奏完了整首曲子。

不过,尽管史书上有关于二弦乐器以及胡琴的记录,二胡究竟从何时来到中国,却依然是一个让人争论不休的问题。不过,有一点倒是无法争论的,那就是想要将二胡演奏得炉火纯青,必然要花上很大的气力。

如何持琴,如何握把,如何滑弦,如何挑弦,想要达到入门的要求,就要经过无数次的练习。觉得已经能够用弓子熟练地奏好不同的音阶了,却发现二胡是要换把的。把位换了,调子也变了,不同的音阶发出的声音又变得不一样了。

能够演奏出一只简单的曲子,不要高兴地太早,您也不过到了三级的水平。如果想要用二胡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把曲子演奏得如泣如诉,把自己变得和大师一样,年轻的二胡手们要挑战的难度只会更大,不把腰累断是不能罢休的。正因为二胡虽然看似简单,但从入门就已经非常难,所以才有了“一把二胡拉断腰”一说。

千年琵琶万年筝

浔阳江头,枫叶飘落,昔日妆成妒秋娘的乐女,满心伤感地弹着琵琶。大弦嘈嘈,小弦切切,在大船上,乐女和正在欣赏他弹琵琶的江州司马,都流下了辛酸的眼泪。千百代之后,乐女与那位名叫白乐天的江州司马,都已经化为朽骨。唐琵琶却因为考古人的研究,再次从新疆的黄沙里,伸出了自己曼妙的脖子。除了看起来有些残破,依旧不改当年的气质。

琵琶,本为胡人骑在马上演奏的乐器,推手为琵,引手为琶,故而得名琵琶。古人琵琶一般身长五尺三寸,象征着天地人与五行。它的四根弦子也是有讲究的,代表着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琵琶不再被当作胡人专用的乐器,开始进入汉族豪奢人家的生活。富豪石崇,吏部尚书虞仲文,史学家范晔,驸马褚渊,都将琵琶当作自己的爱好。

千年琵琶万年筝,这句话其实是人们对“千日琵琶百日筝”的化用。在古代的一些琵琶手、筝手看来,学会琵琶、筝,要比学会二胡要容易很多。唐太宗时期,曾有西国胡人乐师来我国献乐,手持琵琶,他演奏了一首非常动听的曲子。为了超过西国乐师,太宗提前让琵琶国手罗黑黑隔着帷帐听那西国乐师演奏。就听了一遍,罗黑黑就将西国乐师的曲谱扒了下来。

帷帐中,罗黑黑拿着大琵琶自信地弹起了曲子,西国乐师见自己的曲子竟然被大唐乐师完全模仿了下来,露出了惊叹的神情。只要掌握了另一个人的谱子,乐师就可以用琵琶再次演奏这个人的曲子,可以说,对于比较熟练的乐手来说,想要弹奏琵琶曲,并不是太难的事情。练上个三四年就能学会,这才有了千日琵琶的说法。

与琵琶相似,古人认为,想要弹筝也是比较容易的事情。筝这种乐器,出生之时总共有五根弦子。东汉之后,它的形状已经和瑟这种乐器长得差不多了。随着进一步的改造,筝的弦子也被一点点地加了许多根。雅乐的筝弦为十二根,其他乐种中,筝的弦子则通常为十三根。尽管弦子特别多,涉及的声调、音阶变化也比较多,但是没怎么参加过筝乐培训班的古人,依然可以将筝演奏得特别好。

魏晋南北朝时期,谢仁祖不用谱子,就可以在桓温面前边弹筝边唱;晋代的桓伊,可以用筝和上乐奴的笛曲。这两位都不是乐师,只是朝中官吏,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但都能够具有比较高的演奏水平。即便弦子有十几根,练上个一百天,也能把筝演奏得非常动听,这便是万日筝的由来。

经过了时间的变换,千年琵琶万日筝,逐渐被人们传成了千年琵琶万年筝。不过,千年琵琶万年筝这个句子本身是没什么毛病的,因为琵琶与筝在我国确实有着千年的老资历。东汉之后,人们已经开始在书中记录琵琶的由来。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就曾经在名士阮咸的坟墓里发现过琵琶。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在隋唐五代时期的人们的墓葬中发现出土的琵琶。从东汉时期便有记录,琵琶确实无愧千年琵琶之称。

至于筝,它的资历就更老了。春秋时期,一个古代的贵族将自己的梓木筝当作陪葬品放在了自己的墓中,历经千百年,这把梓木筝在考古研究者的发掘下,重新出现在了人间。秦筝何慷慨,曹子建的话并不虚假,秦时的大臣李斯曾经证明,筝确实在秦时颇为流行,筝声慷慨、秦歌快耳,当真是大秦之声。自春秋到秦代便已经流行于国内,给筝一个“万年筝”的称号,似乎并不过分。

不过,除了说明琵琶和筝的历史以外,这句话还有赞赏两种乐器的美妙,有可以再继续延续,流传千万年的意境。

一支唢呐吹一生

舞台前,演奏家们在合奏着《九州同》;高粱地内,九儿倒在了大火之中,人们又听到了那首《抬龙王》;回忆着焦三爷的身影,天鸣再次吹响了那曲《百鸟朝凤》。除了都是经典之外,这三首曲子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没有离开唢呐。

喇叭唢呐,曲小腔大,这句话我们经常在父辈人的口中听到。事实上,这个句子的诞生时期非常久远,早在明代就已经出现,它是明朝的文人王磐在《咏喇叭》中记载的短句。

唢呐究竟是何时出现在我国的,人们对此看法不一。根据武氏祠的汉画石像的内容,一些人认为唢呐应该出现于东汉时期。不过,另一些研究者则对此表示否定,他们根据出土于唐宋时期的壁画,提出,唢呐诞生于唐宋时期。

由于缺乏文字证据,这两种说法都没有得到大多数人认同,许多人还是认为直到明代前后,唢呐才开始流行。根据戚继光将军的《练兵实纪》记载,唢呐在明代本是军用乐器,将领们招呼军卒们赶快收拾行李、集合起来吃饭,多是采用吹喇叭的方式。

《出警入溥图》作为物证论证了《练兵实纪》的记载,在该图中,明朝皇帝的仪卫们正在为皇帝的出行仪式奏乐,他们所使用的乐器中就有唢呐。清朝时期,唢呐有时会被叫做苏尔奈,不过依然被运用于军中。根据,清代的《军器则例》记载,清代的军队中同样配备唢呐,每隔十年,才允许唢呐手贴换自己已经有些残损的唢呐。《练勇刍言》也记载了清代唢呐的军用现象,清朝军营中的一些侍勇们也会被要求随身携带唢呐。

一支唢呐,可吹尽酸甜苦辣百味人生。

说媒的时候,人们需要唢呐,据《群音类选》所载,为了让气氛更喜庆一点,一户人家在给女儿说媒的时候,特意请了唢呐手。结婚的时候,人们离不开唢呐,明刻本《蓝桥玉杵记》的插图中,一组六人乐队正在为村子里的新人演奏乐曲,六个人之中,唢呐手吹奏得最是起劲。丧事也需要唢呐,砀山的百姓,只要遇到丧葬之事,必然会让唢呐班子上门吹上一段,表达心中对故去亲人的思念。

一支唢呐,可出现在大大小小多种场合,富贵可听,平凡亦可听。

明朝时期,皇帝为了彰显外交活动的严肃性,特意为郑和配备了唢呐手作为佣从。清朝时期,皇帝的登基大典、迎驾仪式,皇太后的寿宴上,都少不了唢呐的存在。来到民间,唢呐是老百姓们最为熟悉的一种乐器。爆竹燃起,响声连天,唢呐清吹,又是新的一年。有的时候,村子里会请来一队戏班子,班子里有吹唢呐的,好不热闹。

能够用在各种场合,能够吹起不同的情绪,一个人从出生的喜悦到婚姻大事,再到离世,可能都会有唢呐陪伴,唢呐虽小,却能唱尽悲欢离合,这可能也是“一支唢呐吹一生”的俗语缘由吧。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推荐阅读
  • 白夜行一样好看的小说(白夜行终于读完了)

    警方在她家发现了吃过之后丢弃的包装盒,于是警方断定桐原洋介那天来过雪穗家。西本母女两人居住,雪穗的父亲七年前在工地上发生意外去世了。警方猜测桐原洋介和西本文代的关系不一般,不巧的是西本文代却有完美的不在场的证明。寺崎忠夫承认了他和西本文代确实在交往。这时的警方,推测桐原洋介可能是胁迫西本文代,而寺崎忠夫无法忍受,便将其杀害的,又不巧的是,这个时候,寺崎忠夫发生了意外,疲劳驾驶意外死亡。

  • 昀怎么读什么意思(昀读音和解释)

    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昀怎么读什么意思昀是一个汉语汉字,读音为yún。释义为日光,出自于《玉篇》――昀,日光也。多用于人名,纪昀,即纪晓岚。《玉篇》日光也。昀部首:日昀笔画:8

  • 屋顶被火球砸死(神秘火球坠落挪威首都)

    NMN当地时间7月25日午夜,挪威首都奥斯陆的一些市民被空中传来的巨响惊醒。研究人员推测,这个火球是一颗火流星。根据监控,研究人员推断这颗火流星最终落入了距奥斯陆市区约60公里的Finnemarka森林中,并在流星坠落后进行了搜寻。这颗火流星的本体有卡车般大,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爆炸的30倍左右。它坠落后给当地的建筑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并使大约1200人不同程度地受伤神秘火球午夜坠落挪威的森林。

  • 帝豪s和帝豪gs有什么区别(帝豪s跟帝豪gs)

    近日,小编经常收到小伙伴们关于“帝豪S和帝豪GS有什么区别”的相关留言,现在为大家讲解。帝豪s和帝豪gs都是吉列汽车旗下的SUV车型。帝豪s和帝豪gs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产品售价对比,帝豪s的定价比帝豪gs稍微高一些;2,产品定位对比,帝豪s虽然跟帝豪gs在车型还有很多方面很类似,但是帝豪s更注重在年轻运动、时尚感、科技感方面的品牌升级。买车究竟是买轿车好呢?其实,这个关键还是要看买车的目的是什么。

  • 普通翡翠怎么让它水头好点(如果你不懂翡翠的)

    当欣赏翡翠的水头时,联想起女人如水这句话,都有那么一种类似的感觉,清新雅致,显得是那样的纯净而动人、单纯、和平之美别具韵味。水头是翡翠业内的行家通过长时期的观察总结出来的一种比拟性的表述。说到翡翠的水头,大家都知道透明度好的翡翠,水头就好,水头就是翡翠的透明度,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水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是评价翡翠的重要因素之一。

  • 鲜红的太阳在徐徐上升改成比喻句(什么是比喻句)

    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鲜红的太阳在徐徐上升改成比喻句徐徐上升的太阳像鲜红的一团火。鲜红的太阳在徐徐上升,像一个硕大的火球。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 金乡定亲风俗(文化费县之婚嫁习俗篇)

    费县民间关于婚嫁的习俗讲究也特别多,操办起来也是力求热闹。不过了解费县这些习俗还是很有意义的,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很多礼节的设定本来也具有实用价值。费县的很多婚嫁习俗也是这样,看似落后的无价值的仪式,有一部分因为生活习惯变化太大没有操作必要了,但大部分还是有价值的。今天首先介绍费县婚嫁习俗当中的定亲仪式,明天介绍送日子习俗,欢迎继续关注。

  • 隔离乳可以直接涂吗(怎么使用)

    隔离乳的主要作用是隔绝皮肤和彩妆,以及空气中的污染物,虽然它里面也含有一定物质,可以滋养肌肤,但单靠这些是不能够满足肌肤要求的,所以在使用隔离乳之前要做好基础护肤工作。一般情况下最简单的步骤是在使用完爽肤水以及乳液之后涂抹隔离乳,如果是本身肌肤比较容易出油,或是夏天容易出汗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拍完水之后使用隔离乳。隔离乳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肌肤,使用完隔离乳之后,就可以使用其他彩妆产品了。

  • 等一个人的说说(20条等一个人的说说心情短语)

    死缠烂打的样子特别丑,所以我选择自己走。如果有一天,我走进你的心里,我也会哭,因为那里没有我。

  • 要请病假的证明怎么开?(请病假需要怎么开证明)

    第三条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