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有两名乘客,加上行李和设备,后备箱已满。当选择HEV时,后三者可以自动开启。骁途的1.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由比亚迪开发,并声称其热效率超过43%。据称其热效率超过43%,最大能效比范围为1400-2300rpm。从实际体验来看,独立悬挂系统和秦PLUSDM-i之间的差异并不十分明显,只是在坑洞处的晃动会略有增加。
在6个秦加DM-i车友群里,最常讨论的话题还是关于燃油经济性:"官方说的3.8L/100km是个谎言","这个燃油经济性挑战太极端了,正常人都开不了。","在长途高速公路上的油耗是多少?" , "我可以不充电就把油箱加满吗?它不会伤害汽车吗?“暴力开油耗会不会飙升”……
比亚迪还认为DM-i系列的杀手级应用是燃油效率,并迅速为秦PLUS DM-i提供了基于高速公路的燃油效率挑战,为宋PLUS DM-i提供了基于内环的综合道路测试。
然而,这似乎仍然没有回答该小组的问题:"在正常驾驶中,而不是在赛车中,燃油经济性的表现会是怎样的?这一次,我参加了比亚迪秦PLUS DM-i从广州到长沙的长途测试活动,这应该会给专家组一个更好的答案。
我们此行大约有10人,包括4辆秦PLUS DM-i和1辆工作车,除了我这个媒体工作人员,其余人都前往比亚迪拍摄景点照片。因此,这个测试不是他们为我 "量身定做 "的,我做了他们告诉我的事情,但也许它能代表正常人对他们的汽车的实际操作。
一个更有信息量的测试
两天的行程大致如下:早上从广州出发走乐广高速到城厢,第二天从城厢走京港澳高速到长沙,但头天晚上我们去拍夜景,第二天早上去拍日出,所以高速路的情况大概是85%,实际行驶距离为835.4公里 实际行驶的距离为835.4公里。
在开始旅行之前,我选择了 "ECO HEV "模式,大多数人都会使用这种模式。选择HEV而不是EV的原因是,在这样的长途驾驶中,完全的EV-only模式,SOC强制维持在25%,即试图通过维持功率不足来使用更多的功率,在能量回收强度设置为 "高 "的情况下是不令人满意的。此外,假设正常使用情况下,空调设置为26℃,风量为1级。这些设置自始至终不会被改变。车内有两名乘客,加上行李和设备,后备箱已满。
在上高速公路之前,我们去了加油站,把油箱加满,盖上盖子并密封,清除了车辆的小里程,正式上路。
至于驾驶方式,我们几乎遵循了与纯燃料汽车相同的习惯,在高速公路上以12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不畏惧大脚,即尽可能积极地 "用力 "驾驶,以获得更普遍的结果。
秦PLUS DM-i有四种驾驶模式:EV纯电动、HEV串联、HEV并联和发动机直接。当选择HEV时,后三者可以自动开启。在高速公路上,发动机的效率更高,所以如果你想开得很好,你可以把驾驶速度降低到70-80公里/小时,在这里发动机的效率更高,能源效率也是最佳的,但这不是很实际。
骁途的1.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由比亚迪开发,并声称其热效率超过43%。据称其热效率超过43%,最大能效比范围为1400-2300rpm。然而,在高速情况下,当Qin Plus DM-i更经常处于发动机直接驱动或HEV并联模式时,发动机转速也更高。由于剩余的SOC水平在25%左右徘徊,并没有降到零,因此在整个过程中保证了足够的配电输出,并有足够的剩余电量。即使在很高的速度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也受益于丰富的动力输出,在踩下油门的那一刻有明显的推动感。
在这个漫长的测试中,汽车在真实的道路条件下行驶,在交通繁忙的情况下减速到80-90公里/小时,增加到120公里/小时或......。来超车,有时在深油门下产生30-40千瓦的电机功率,这样通过松开油门或刹车可以回收几十千瓦的动能。在近50公里的距离内,测得的综合油耗低至3.1升/100公里,高至6.4升/100公里,但整个测试的油耗是多少?
经过两天835.4公里的行程,汽车终于到达长沙的一个加油站,最后50公里的油耗为4.3L/100km,按835.4公里的行程加满40.65L计算,实际油耗为4.8L/100km。
在我看来,4.8升/100公里的结果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果。我认为这是一个更有说服力的结果,对用户来说也更有实际参考意义,因为我们在整个行程中没有刻意去节省燃料,而是模拟了一个普通人的正常驾驶方式。在最后一次加油时,仪表上还剩下108公里,加上已经行驶的835.4公里,理论上至少有943.4公里的里程,这仍然接近官方数字1180公里。事实上,满载的燃料确实可以在不充电的情况下运行近1000公里,甚至更多,回答了小组的问题,即是否有可能在不充电的情况下直接加满油。
非独立的后悬架影响不大
让我们来谈一谈驾驶体验。首先,再加上10万到14万元的价格区间,又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在北京以外的几个限购城市可以发绿号,没有购置税,所以性价比很高。从实际体验来看,独立悬挂系统和秦PLUS DM-i之间的差异并不十分明显,只是在坑洞处的晃动会略有增加。秦PLUS DM-i的加速和刹车也很好,7.9秒内破百已经很不错了,但又很线性,不会太运动,刹车也很硬,给人足够的信心。转向系统比较轻,我不喜欢,但在较高的速度下,速度的提升会更重一点。
在NVH方面,发动机噪音并不明显,但风噪和路噪相对较大,也许是由于一般的隔音效果和使用阿特拉斯轮胎的缘故,当然这也是应该加强的地方。在很低的速度下,还有一种令人头晕的电流噪音,这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个 "常见问题"。有些人有耳鸣,有些人根本没有注意到任何问题--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
4.8mpg已经足够
在比亚迪DM-i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中,发动机在高速行驶时介入较多,而这并不是混合动力系统的强项,在城市中走走停停的低速行驶才是其发挥高效电力的场景,这种场景下的油耗要比高速行驶时低。你可能认为4.8升/100公里听起来不是特别好,因为这比官方数字3.8升/100公里多出1升的动力损失。但考虑到大部分旅程是在高速公路条件下进行的,而且我们是以一种更积极的方式、"自由驰骋 "的方式驾驶,而不是在进行燃油经济性竞赛。在我看来,这个结果更加现实,更加合理,完全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