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百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生活百科

臧克家的作者(臧克家的师生情)

时间:2023-06-05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生活百科

一向判分极严的他,竟给了臧克家98分的高分。这让臧克家接到青大通知书时,很感意外。在闻一多精心教导下,臧克家很快成为青大国文系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当远在清华的闻一多得知此事后,便联系王统照,每人出资20块大洋给生活书店,使得该书顺利出版。此次见面不久,卢沟桥事变爆发。7月19日,臧克家与闻一多意外地在北平火车站再次相遇。在德州,臧克家辞别老师,下了这趟列车。

文/慕津锋

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吉蠲为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尝,于公先王。君曰:卜尔,万寿无疆。/神之吊矣,诒尔多福。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闻一多先生特意用篆文书写《天保》第3-6章

这是古人生日歌《天保》(《诗经·小雅·鹿鸣之什》的一篇,为先秦时代华夏族诗歌。)3-6章的内容。1944年10月,闻先生特意用篆文书写《天保》第3-6章,作为自己送给学生臧克家40岁(实为39岁)的生日礼物。

臧克家

该书法现收藏于中国现代文学馆,全文共99个字。该幅篆书线条匀实、朴拙,元转、遒劲,给人一种古奥、渊博、肃穆、渊静之感。 此幅书法让我们有机会探寻闻一多与臧克家14年的师生情谊。

闻一多

1930年夏,闻一多受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之邀,前往国文系任教。不久,臧克家报考青岛大学。因高中开学不久,臧克家便只身前往武汉参加大革命,高中数学他几乎没有学过,所以报考青大时,数学成绩最后为零。而当时青大国文考试共有两题,一个是《你为什么投考青岛大学?》,另一个是《杂感》,两题可任选一道。臧克家两题都做了。他在《杂感》一题中,写了三句话:“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这三句虽短小却饱含哲理,主考官闻一多看后,却极为欣赏。他以诗人特有的敏锐,看出臧克家是可堪造就的诗才。一向判分极严的他,竟给了臧克家98分的高分。而后,更是力荐学校将数学考试为零,根本无法录取的臧克家破格录入青大外文系。这让臧克家接到青大通知书时,很感意外。因为自己的数学成绩为零,而且青大这次招生要求很严,很多人都落榜了。

入学后,臧克家最初在梁实秋做主任的英文系学习,因臧克家对英文实在吃不消,便想转读国文系。当臧克家鼓足勇气走进国文系主任闻一多的办公室时,已有好几个人站在那里,他们都想转到国文系。闻一多对来的学生们说:“不行了,人太多了。”这些学生都失望地走了,只剩下臧克家一个人。闻一多很诧异,便问:“你叫什么名子?”臧克家回答道:“臧瑗望。”(臧克家是借臧瑗望的文凭考人青大的。)“好,你转过来吧,我记得你的《杂感》。”就这样,臧克家凭借着《杂感》,顺利转入国文系。入国文系后,臧克家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虽然之前,他已开始写诗,但他依旧如饥似渴地学习诗歌创作,他时常拿着自己新写的诗向闻先生请教。闻先生总是热情地对他的每首诗作出点评:他告诉臧克家,他每首诗的好处在哪里?缺点在哪里?哪个想象很聪明,哪个字下得太嫩。有时他也会在自己认为好的句子上画上双圈。

在闻一多精心教导下,臧克家很快成为青大国文系最优秀的学生之一。那时,臧克家先后创作了《炭鬼》、《像粒沙》、《老马》、《难民》、《元宵》等诗歌。其中《难民》、《老马》还被闻一多介绍到《新月》月刊发表。受闻一多先生影响,这一时期,臧克家不仅注意诗歌的韵律,而且还非常注意诗歌的遣词造句,对每一首诗,每一个字,他都是反复推敲。正是出于对诗歌的共同爱好,他们渐渐成为了无所不谈、惺惺相惜的“知己”师生。

《烙印》

1932年,当闻一多离开青大回清华教书后,他特地给臧克家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古人说,人生得一知己可以无憾,我在‘青大’交了你这样一个朋友,也就很满意了。”臧克家则继续在青大(1932年改为国立山东大学)求学。1933年,臧克家准备出版自己的诗集《烙印》,因他名不见经传,书店都不愿拿钱出版。作为一个穷学生,臧克家无法支付这昂贵的出版费用。当远在清华的闻一多得知此事后,便联系王统照,每人出资20块大洋给生活书店,使得该书顺利出版。不仅如此,闻一多还亲自执笔为臧克家诗集《烙印》作序,在序言中,闻一多对学生诗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作一首寻常所谓好诗,不是最难的事,但是,作一首有意义的,在生活上有意义的诗却大不同。克家的诗,没有一首不具有一种极顶真的生活的意义。没有克家的经验,便不知道生活的严重。……

在闻一多的大力提携下,《烙印》出版后,很快就引起了文学界的关注。茅盾、老舍、王统照、朱自清等纷纷为《烙印》著文评价。茅盾在《一个青年诗人的“烙印”》中说道:“《烙印》的22首诗只是用了素朴的字句写出了平凡的老百姓的生活……我相信在目今青年诗人中,《烙印》的作者也许是最优秀中间的一个了。”老舍在《臧克家的〈烙印〉》一文中鲜明地表示:“《烙印》里有二十多首短诗都是一个劲,都是像‘一条巴豆虫嚼着苦汁营生’的劲。他的世界是硬的,人也全是硬的。克家是对现在的世界和人生决定了态度,是要在这黑圈里干一气。”王统照则说:“‘臧克家的出现’真像在诗坛上掠过一道火光。”朱自清则指出:“以臧克家为代表的诗歌出现后,中国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歌。”随着《烙印》的出版,臧克家开始在诗坛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地位。

1937年夏,臧克家因事到北平,他特意前往清华园拜访老师闻一多。当闻一多见到臧克家,惊喜地站了起来。聊天时,闻一多谈到最近自己因忙于《诗经》、《楚辞》、史前史、中国神话的研究,已很少写诗,早已是“门外汉”,但他却一直关注着臧克家的诗歌创作。他们那次见面谈了很久,当臧克家起身离开时,闻一多执意要出门相送。此次见面不久,卢沟桥事变爆发。7月19日,臧克家与闻一多意外地在北平火车站再次相遇。当臧克家看到老师只带了一点随身物品,惊讶地问道:“闻先生那些书籍呢?”闻一多感慨地说:“只带了一点重要稿件。国家的土地一大片一大片地丢掉,几本破书算得了什么!”臧克家听后很是难过。他们乘坐的火车在天津要重新换车,旅客蜂拥地从车下向上挤,就像沉在水里争着要找一个把手似的。克家因为年轻,从窗子里爬了进去。闻先生则凭“红帽子”帮忙,全家安然登上了车。上车后,闻一多一下子给了那个搬运夫五元一张的钞票,这让臧克家很感动。因为战争突发,闻先生随身携带的钱物其实也不多,前途如何?谁也不知道。在德州,臧克家辞别老师,下了这趟列车。此后,他们再也没有相见。

德州一别后,臧克家积极投身抗日,他冒死深入河南、湖北、安徽农村及大别山区,开展抗日文艺宣传和创作活动,并参加了随枣战役。而闻一多先生则随校迁往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虽天各一方,臧克家却常关注闻先生的消息,他在画报上见过先生的照片,从报纸上看过他带领学生徒步跋涉几千里的消息,读过他导演戏剧的报道。因为战争,他们有五年没有联系。到1943年,他们才再次互通书信。那时,臧克家在重庆任赈济委员会专员并负责编辑《难童教养》杂志。有一天,臧克家在报刊上看到老师闻一多发表的新作,读后很是感动,便立即致信老师。不久,臧克家终于等到闻先生的第一次回信。信的一开头,闻一多写道:“如果再不给你回信,那简直是铁石心肠了。”其后,他便开始“埋怨”臧克家人云亦云地说他“只长于技巧”,其实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火烧得他痛……随后,他说自己这些年在搞历史,现在总算搞通了。“我不能想象一个人不能在历史里看出诗来,而还能懂诗。”此后,他们便开始偶有联系。有一次,臧克家去信关切地询问闻一多除了研究工作还经常做些什么?老师是否能将自己介绍到西南联大教书?闻一多很快回信,说:“此间人人吃不饱,你一死要来,何苦来。乐士是有的,但不在此间,你可曾想过?大学教授,车载斗量,何重于你。”那时的闻一多已走出书斋,大声地为中国民主呐喊。因此,他被国民党反动派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不久,当重庆报纸登出国民政府教育部解聘闻先生的消息时,臧克家立刻在重庆写了抗议文章,并创作了《擂鼓的诗人》寄给老师,以示声援。该诗深深打动了闻一多,他在回信中说道:““你在诗文里夸奖我的话,我只当是策励我的。从此我定不辜负朋友们的期望。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很快,臧克家又收到一封从西南联大寄来的信,明明是老师的手笔,但皮面上却写着“高”寄。臧克家拆开一看,是几张呼吁团结的传单,上面有改正的错字,及添加的小字。闻一多在第一张的边上写着:“这就是我多年来的工作。请把它们分散给朋友们看看。”读完传单,臧克家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慨,他在闻先生身上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勇气与力量。但他也为老师的安全,隐隐感到担忧。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不知何故,臧克家再没得到闻一多先生的书信,只是听说老师把长胡子剃了,而且更加积极地投身到“争民主、反独裁”的斗争中去了。学生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大学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上,主办方为了闻先生的安全,并没有安排他发言。但闻先生毫无畏惧,拍案而起,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他痛斥了国民党的特务统治。下午,他又主持召开了《民主周刊》社的记者招待会,进一步揭露李公朴暗杀事件的真相。散会后,在返家途中,闻一多突遭国民党特务伏击,身中十余弹,不幸遇难。当臧克家在南京看到老师被暗杀的消息后,悲痛万分。为纪念老师,他后来创作了《我的先生闻一多》一文。在文中,臧克家深切缅怀了自己的恩师,“这枪是无声的、卑鄙的;而他的呼声却是响亮的。他的人,他为民主而斗争的精神却是伟大的,堂皇的。”

在随后的几十年岁月中,臧克家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这位恩师。他常常撰文缅怀、纪念、宣传、介绍,弘扬闻一多先生和他的诗文。直到望百高龄时,臧老仍说,没有闻先生就没有他的今天。

作为师者,闻一多先生对学生倾注了自己无私、真诚的爱与帮助,实为中国师者的典范。作为学生,臧克家先生对于发现和培养自己的恩师,一生都充满了“深深的敬仰和感激”。”他们的师生情谊实乃中国教育史上“尊师爱生,良师益友”的典范,值得我们后人铭记与学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推荐阅读
  • 白夜行一样好看的小说(白夜行终于读完了)

    警方在她家发现了吃过之后丢弃的包装盒,于是警方断定桐原洋介那天来过雪穗家。西本母女两人居住,雪穗的父亲七年前在工地上发生意外去世了。警方猜测桐原洋介和西本文代的关系不一般,不巧的是西本文代却有完美的不在场的证明。寺崎忠夫承认了他和西本文代确实在交往。这时的警方,推测桐原洋介可能是胁迫西本文代,而寺崎忠夫无法忍受,便将其杀害的,又不巧的是,这个时候,寺崎忠夫发生了意外,疲劳驾驶意外死亡。

  • 昀怎么读什么意思(昀读音和解释)

    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昀怎么读什么意思昀是一个汉语汉字,读音为yún。释义为日光,出自于《玉篇》――昀,日光也。多用于人名,纪昀,即纪晓岚。《玉篇》日光也。昀部首:日昀笔画:8

  • 屋顶被火球砸死(神秘火球坠落挪威首都)

    NMN当地时间7月25日午夜,挪威首都奥斯陆的一些市民被空中传来的巨响惊醒。研究人员推测,这个火球是一颗火流星。根据监控,研究人员推断这颗火流星最终落入了距奥斯陆市区约60公里的Finnemarka森林中,并在流星坠落后进行了搜寻。这颗火流星的本体有卡车般大,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爆炸的30倍左右。它坠落后给当地的建筑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并使大约1200人不同程度地受伤神秘火球午夜坠落挪威的森林。

  • 帝豪s和帝豪gs有什么区别(帝豪s跟帝豪gs)

    近日,小编经常收到小伙伴们关于“帝豪S和帝豪GS有什么区别”的相关留言,现在为大家讲解。帝豪s和帝豪gs都是吉列汽车旗下的SUV车型。帝豪s和帝豪gs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产品售价对比,帝豪s的定价比帝豪gs稍微高一些;2,产品定位对比,帝豪s虽然跟帝豪gs在车型还有很多方面很类似,但是帝豪s更注重在年轻运动、时尚感、科技感方面的品牌升级。买车究竟是买轿车好呢?其实,这个关键还是要看买车的目的是什么。

  • 普通翡翠怎么让它水头好点(如果你不懂翡翠的)

    当欣赏翡翠的水头时,联想起女人如水这句话,都有那么一种类似的感觉,清新雅致,显得是那样的纯净而动人、单纯、和平之美别具韵味。水头是翡翠业内的行家通过长时期的观察总结出来的一种比拟性的表述。说到翡翠的水头,大家都知道透明度好的翡翠,水头就好,水头就是翡翠的透明度,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水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是评价翡翠的重要因素之一。

  • 鲜红的太阳在徐徐上升改成比喻句(什么是比喻句)

    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鲜红的太阳在徐徐上升改成比喻句徐徐上升的太阳像鲜红的一团火。鲜红的太阳在徐徐上升,像一个硕大的火球。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 金乡定亲风俗(文化费县之婚嫁习俗篇)

    费县民间关于婚嫁的习俗讲究也特别多,操办起来也是力求热闹。不过了解费县这些习俗还是很有意义的,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很多礼节的设定本来也具有实用价值。费县的很多婚嫁习俗也是这样,看似落后的无价值的仪式,有一部分因为生活习惯变化太大没有操作必要了,但大部分还是有价值的。今天首先介绍费县婚嫁习俗当中的定亲仪式,明天介绍送日子习俗,欢迎继续关注。

  • 隔离乳可以直接涂吗(怎么使用)

    隔离乳的主要作用是隔绝皮肤和彩妆,以及空气中的污染物,虽然它里面也含有一定物质,可以滋养肌肤,但单靠这些是不能够满足肌肤要求的,所以在使用隔离乳之前要做好基础护肤工作。一般情况下最简单的步骤是在使用完爽肤水以及乳液之后涂抹隔离乳,如果是本身肌肤比较容易出油,或是夏天容易出汗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拍完水之后使用隔离乳。隔离乳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肌肤,使用完隔离乳之后,就可以使用其他彩妆产品了。

  • 等一个人的说说(20条等一个人的说说心情短语)

    死缠烂打的样子特别丑,所以我选择自己走。如果有一天,我走进你的心里,我也会哭,因为那里没有我。

  • 要请病假的证明怎么开?(请病假需要怎么开证明)

    第三条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