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的梧桐树洒下阴影,遮住那日暮里仍咄咄逼人的阳光,突兀的声音层层叠叠将阴影埋没。他自面颊滴下的汗水被日头蒸发,指腹与纸页相错,迅速翻动着那不知名的书目。我抿紧唇,咽下一口唾沫,仿佛心都被他拿捏着,双眼和大脑都被吸引住,不肯离去。夜晚,月儿娇羞地躲进云层中,扭扭捏捏不肯出来。心里的好奇促使着我将头探入爷爷半掩的门缝中。钢笔与纸张摩擦出悦耳的“沙沙”声。
老人手中泛黄的纸页渗出点点陈旧气息,台下犀利的眼睛眨动着,将那洪亮的声音尽数捉住。
嘘!保持安静,故事开始了。
“便看那美猴王怒了……”高高的梧桐树洒下阴影,遮住那日暮里仍咄咄逼人的阳光,突兀的声音层层叠叠将阴影埋没。屏息凝神,瞪大双眼,盯着他那张越发激动的面颊和一张一启的唇瓣,树下的观众竟是寂静无比,专注且认真。他自面颊滴下的汗水被日头蒸发,指腹与纸页相错,迅速翻动着那不知名的书目。
“自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停顿。
我抿紧唇,咽下一口唾沫,仿佛心都被他拿捏着,双眼和大脑都被吸引住,不肯离去。
那位说书人——我爷爷,每到暑假的周一下午,便会在村口的梧桐树下声情并茂地讲述他改编的神话故事。
我曾见过他筹备时的模样。
夜晚,月儿娇羞地躲进云层中,扭扭捏捏不肯出来。心里的好奇促使着我将头探入爷爷半掩的门缝中。暖暖的灯光均匀铺在木制的桌子上。暗红色的钢笔与灯光交汇,反射出刺眼的光芒,我眯了眯眼。他停停,似是在思索,又似凝神小憩。那本不知名的书目竟然是爷爷的笔记本。钢笔与纸张摩擦出悦耳的“沙沙”声。窗外的虫儿时不时叫几声,他蹙着眉,我又悄悄将那门掩上离去。
日暮里,收了“尖刺儿”的夏日里的阳光用云儿裹住了自己,收去了一些锐利,那天边的薄云煞是好看,染红了爷爷和我的面颊。爷爷悠闲地躺在椅子上,然后时间滞住了,我鼓着腮帮子,低声央求爷爷提前剧透内容,爷爷总是笑着不说话,然后推了时间一把——太阳识趣地下山了。
黄昏,梧桐树下,只听得爷爷抑扬顿挫的说辞,台下是黑压压却悄无声息的人群,两只飞蛾绕着梧桐树上挂着的灯泡转悠,莫非它们也想见识下这桀骜不驯的美猴王!
“但见那泼猴横眉冷眼……”
戛然而止的唱声,我心下不妙又无可奈何,只能任凭那句话自他口中流出:“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随后便是孩童们的叹息声,像是抑制了很久的话语猛然喷发,而我的心里像是有东西在挠,头脑里对接下来的故事有千万种设想,却始终不能缓解自己内心的痒。扣人心弦的故事总是引人入胜,一旦开始,就很难停下来。但爷爷就像一个坏人,在我们激荡起伏的思绪里按了一下暂停键,然后他自己扬长而去,把我们留在那个故事的世界里,百般纠结、无可奈何。
如今那本不知名目的书页纸早已泛黄,封皮也积了灰尘,我依稀记得那上面最后一句话便是: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指导老师:董慧)
点评:
夏日黄昏,梧桐树下,爷爷的故事千回百转、引人入胜。但是老顽童一般的爷爷却总是用“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句话给大家留下悬念,小作者用寥寥几笔,表现出说书人以及听书人的形象,全文构思新颖,结构紧凑,情节也像爷爷故事一样引人入胜。这就是而是最令人留恋的回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