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百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生活百科

外国人对汉语的一词多义(一词跟外国人无关)

时间:2023-06-03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生活百科

梁启超至此,梁启超已经在严复的基础上,把“病夫”的意义由指称国家状态的名词,变成代指中国人体质孱弱的专有名词。维新运动支持者,民国著名体操家徐一冰在创立中国首家体操学校时,甚至用“增强中华民族体质,洗刷东亚病夫耻辱”做校训。1903年,同盟会成员陈天华发表《警世钟》,在文中说洋人骂中国人为“东亚病夫”,中国人在外国备受歧视。

“东亚病夫”这个词,对很多人来说很敏感,不仅象征着过去近百年中国疲敝的弱国形象,同时也隐含着一层外国人对中国人身体病弱的偏见。然而事实上,这个词的负面意义并非滥觞于外国,而是中国人的发明,它的原意也不含侮辱成分,与其说是外国人羞辱中国的污言秽语,不如说是中国人制造出来,时刻警醒自己的一味“苦胆”。

通过考察“东亚病夫”一词的发展历史,我们能够看到它所表达内容的两次转变:第一次转变,“东亚病夫”由勉励改革的名词,变成了关注人民体质的名词;第二次转变,“东亚病夫”由中性词转变为负面词。

“东亚病夫”一词的来历

1896年,清廷在甲午战败后不思进取,依旧暮气沉沉,英国伦敦的报纸刊文称清廷是东方的“Sickman”(病人、病夫)。同年11月,维新派创办的《时务报》将英国报纸的那篇文章翻译成中文,标题为“中国实情”,整篇文章都是在对清廷的改革进行分析,讨论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甲午战败后,清廷签署的《马关条约》

文章痛斥清廷的腐朽和堕落,言明旧制度已经无法令帝国焕发新生,其中“病夫”指的是当时的清廷,完全没有提及中国人或者中国人的身体素质。文章结尾,作者还勉励清廷虽然战争失败,但不能自暴自弃,如果能“除旧弊”“布新猷”,清帝国可能有一线生机。

事实上,在近代的西方文化环境中,尤其是英语世界里,“Sickman”一直是描述老帝国国力衰败的名词,并非是特指中国的专用名词。在《时务报》1896年翻译的另一篇英文评论中,就把中国、奥斯曼、波斯和摩洛哥合称“天下四病人”,这篇文章形容这四个老帝国日薄西山,如同病入膏肓的病人,完全没有谈及四国的人民。

讽刺清廷与奥斯曼都是“病夫”的漫画

相反,在当时的有些英语评论中,还时常称中国人“民风剽悍”“悍勇异常”,与现代语境中所谓的孱弱“病夫”意义完全背道而驰,所以说,“东亚病夫”这个词被翻译成中文时,并没有贬损中国人的意思,而现代中国人词库中的“东亚病夫”作为一个“西方对中国偏见”的负面词,其实经过了两次意义的转变。

第一次转变:由勉励改革的名词到关注体质的名词

由于语言之间的差异,文字翻译始终都牵涉着文化语境的转换,19世纪末维新派首次将英语“病夫”引入中文时,这个单词的意义也随着语境的变化有了改变。《时务报》是维新运动巨擘梁启超一手创办的报纸,不论翻译“中国实情”还是“天下四病人”,他的意图都是将外国人的观点当作“他山之石”,以旁观者的看法劝勉国家革去弊端,发愤图强,并非刻意渲染外国人歧视、侮辱中国。

《时务报》

《时务报》之后,梁启超、严复等进步知识分子有感于“病夫”的比喻十分贴切,所以经常在文章中提及,他们是想用这个带有危机感的词激励同胞。“病夫”这个词进入中国的第二年,即1897年,梁启超在讨论变法的文章中,形容清帝国已沦为“病夫”,必须彻底改革,只有如此才能“治病”,并指出有些保守派一味因循守旧,只重视学习军事制度,而忽视制度变革,这么做的后果,如同强迫“病夫”模仿手握武器的“壮士”,只能让虚弱的国家更加困顿。

这个时候“病夫”的意义还没有突破政治层面,只是用来说明维新变法的迫切,但随着1898年戊戌变法的失败,进步知识分子们陷入绝望,思想主张也变得激进,“病夫”的比喻也越过了国家的层面,由勉励改革的名词,向着专指中国人体质的名词转变。翻译家严复和改革者梁启超在这个名词的意义转化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天演论》

严复作为翻译家,怀着忧国忧民的心态,翻译了大量西方哲学、政治学和科学方面的书籍,在接触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后大受启发,将其翻译成《天演论》引入国内。受赫胥黎的影响,严复认为国与国的竞争,不再是政府间的对决,而是国民与国民之间的竞争,所以,“强国”必须先“强身”,锻炼身体是提高人民素质的重中之重。

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救国心切,也接受了《天演论》的观点,他在这一时期写成的政论集《新民说》开始转变“病夫”的概念,将其引申到了国民身体素质方面。1903年发表的《论尚武》一文,明确提出“病夫”字眼不仅指清廷,还指清帝国的人民,他指责同胞卫生习惯差,以文弱为美,欠尚武精神,“奄奄如病夫”,他大声疾呼:

“吾望我同胞练其筋骨,习于勇力,无奄然颓惫以坐废也!”

梁启超

至此,梁启超已经在严复的基础上,把“病夫”的意义由指称国家状态的名词,变成代指中国人体质孱弱的专有名词。变法的失败深深刺激了梁启超,他认为制度改革已经不足以拯救清帝国,全民必须从小培养健壮的体魄,还要模仿古希腊城邦斯巴达,按尚武精神重塑中国的民族精神,在他看来,唯其如此中国才能得救。

实事求是地说,严复和梁启超对“病夫”这个词的改造,还没有添加情感色彩和价值取向,只是营造一种危机感,秉持中立态度,用“病夫”来形容当时的社会状态,但在他们之后,“病夫”这个词又进行了第二次转变,完全由中性词变成了负面词。

第二次转变:由中性词转变为负面词

梁启超的主张,虽然没有在文化界形成共识,但在很多人心中已经扎下了根,不少人认为中国人的体质确实出现了问题。借助公共舆论的传播,“病夫”的比喻开始深入人心,爱国将军蔡锷有感于不少同胞身体素质的孱弱,公开描述中国人为“病夫”。维新运动支持者,民国著名体操家徐一冰在创立中国首家体操学校时,甚至用“增强中华民族体质,洗刷东亚病夫耻辱”做校训。

20世纪前期被瓜分的中国

面对彼时社会万马齐喑的状况,先进知识分子们达成了共识,他们期望用“丑化”的方式——将中国人称为“东亚病夫”(Sick man of East Asia),以此鞭策同胞要积极强身健体,并深刻反省自身的不足。然而,知识分子借“病夫”一词激励同胞的同时,并非所有人都能够以积极的角度看待这个侮辱性的称呼。

“病夫”一词背后所蕴藏的另类价值,很快被思想激进的革命者发掘出来,断章取义来证明西方恶意羞辱中国人的病弱身躯,想借以描绘西方的嚣张跋扈,来激发中国人同仇敌忾的团结意识。对激进的革命者来说,“病夫”的原意,或者说它所蕴含的鞭策中国人自省的内涵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侮辱字眼是由“外国”的口中说出。

1903年,同盟会成员陈天华发表《警世钟》,在文中说洋人骂中国人为“东亚病夫”,中国人在外国备受歧视。《警世钟》企图用外国人“丑化”中国人的方法,激起读者的集体受辱情绪,以此唤起同胞的团结意识,共御外辱,虽然陈天华的初衷是出于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但他的文章却是杜撰的,外国人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的概念完全是文章观点需要,并没有事实依据。

自此之后,舆论形成了新的共识,都把“东方病夫”理解为外国侮辱中国人病态的用语。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通俗小说《近代侠义英雄传》,用虚构的手法创造了一个称中国人是“东亚病夫”的大力士形象,这个口出狂言的莽夫最终被大侠霍元甲打败,成为了中国人击碎“东亚病夫”耻辱的一个典型符号,后来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不断重复这个抵御外辱的桥段,流行最广的画面就是李小龙在《精武门》中奋力踢毁“东亚病夫”的牌匾,这个场景设计甚至成了功夫电影的标杆。

至此,“东亚病夫”完成了第二次转变,从一个中性词,完全变成了负面词。在数十年的语义强化中,“东亚病夫”与中国人的集体荣誉连接了起来,这也是时至今日,我们对其特别敏感的原因。

“东亚病夫”的历史意义

毋庸讳言,“东亚病夫”一词最早是由西方人提出的,不过只是描述清廷萎靡不振的名词,甚至还带有勉励清廷改革的善意,但当“Sickman”这个词完全进入中国语境后,结合着彼时中国内忧外患的现实,其意义经历了两次转换,由勉励改革的名词变成了关注体质的名词,又从由中性词转变为负面词,最终被理解为西方对的中国偏见,嘲笑中国人体弱多病的恶词。

梁启超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这个词的发展源流,就会发现在这个负面词汇形成的过程中,西方实际上并没有扮演我们设想中的傲慢角色。“东亚病夫”概念的炮制,其实是当时的中国人以及之后的中国人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可否认,“东亚病夫”这个词在当年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仿佛勾践卧薪尝胆的那只苦胆,尝起来苦涩,却有振奋之效,不仅能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也能够激励同胞们团结起来,同仇敌忾。但是社会历史环境变化之后,我们不应该再过渡消费它,而是应该将其意义还原,以冷静客观的心态重新审视这个词,从它的发展脉络中吸取教训,以此来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历史和文化。

    推荐阅读
  • echo英文名寓意(echo英文名有什么寓意)

    echo英文名寓意Echo英文名代表的寓意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中国作家三毛的英文名也叫Echo。来源于希腊神话中的Echo女神。Echo[echo]作为女孩的名字发音为EK-oh。它是拉丁和希腊语起源的,Echo的意思是“反射声音”。从意味着从用于重复反射声音的词语的“回音”,其源自希腊语ηx“声音”。在希腊神话中,回声是一个若虫给予赫拉的言语障碍,使她只能重复他人说的话。她爱上了水仙,但她的爱不回来,她走开,直到除了她的声音,她没有什么剩余。

  • 初学者一看就会的化妆步骤来啦(超详细新手化妆刷指南)

    Hi~美少女们大家好呀~今天呢想来和大家聊一聊「化妆刷」这个问题。市面上的化妆刷种类太多了,一整套下来动不动就是十几支。斜角眉刷总结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重点:化妆刷对妆面的影响很大,只有选择对的工具、掌握对的方法,妆面才能干净又高级。对于化妆新手来说,化妆刷没有必要买全套,先准备一些必备的刷子,上手之后再根据需求购买其他款式的。

  •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祖宗虽远拼音(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古人读的是圣贤书,‘经书’即是‘四书五经’,历来科举考试的选题内容。‘四书五经’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处世态度、立身标准,甚至风俗习惯。读书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陶冶情操、德性日进。千百年来传流不衰,家喻户晓,至今仍被许多家长作为激励子女勤奋学习的榜样。年少时假若未能好好学习,也不可悲观失望、自暴自弃,为学虽晚,总比虚度光阴要好得多。

  • 2023上海电影节评委会官宣 2023上海电影节评委会官宣时间

    2023年5月16日,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名单公布。今年的评委会成员来自不同领域,包括演员、导演、编剧、制片人和艺术家,其中青年演员易烊千玺将担任亚洲新人单元评委,各大奖项将于6月17日晚在上海大剧院进行的金爵奖颁奖典礼上揭晓。

  • 穷鬼是什么意思(穷鬼的意思)

    穷鬼指使人穷困的鬼穷鬼,又称“穷子”,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穷鬼是什么意思?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穷鬼,又称“穷子”。在中国年俗中,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有一种叫做“赶五穷”的风俗。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 喟叹是什么意思(喟叹意思是什么)

    喟叹,汉语词语,读音kuìtàn,意思是因感慨而叹气、叹息出自《唐诗录序》,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喟叹是什么意思?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出自《唐诗录序》。郭沫若《前茅·留别日本》诗:“我如今要离别你们,我也是不无喟叹”。许嵩《天龙八部之宿敌》:“月下门童喟叹,昨夜太平长安”。

  • 和平精英已经实名认证了为什么还受限制(防沉迷规定)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和平精英已经实名认证了为什么还受限制和平精英的限制是防沉迷系统,每个玩家都会有游戏时间的限制。防沉迷规定未满18周岁的是连续游戏3小时会强制下线。满18周岁的是5个小时,之后的话只要登录满一小时就会被要求强制下线休息至少15分钟。

  • 苹果联通volte什么时候推出的(重磅联通VoLTE功能入驻iPhone)

    苹果联通volte什么时候推出的近日,苹果官方为国内用户推送了iOS13.3正式版更新通知,其中又一重大升级就是使用中国联通网络的用户,升级后可开启VoLTE高清通话功能。这是中国联通加速推动VoLTE全国商用、全面提升基础服务体验、迈向5G新纪元的又重大举措。中国联通VoLTE业务采用IMS技术,可支持高清语音、高清视频、多媒体消息等多种形式。此次iPhone支持联通VoLTE功能,是中国联通4月全国商用VoLTE后网络服务臻于完善的标志。

  • 华为nova5跟nova5pro的区别(发布近半年华为nova)

    目前大部分手机前置镜头仅为1600万像素,而华为nova5Pro则突破性地搭载了3200万像素超高清摄像头,通过算法的加持,使面部五官更加立体,即使是细微的发丝也能被完美捕捉。

  • 雪纳瑞幼犬可以经常喂水吗(为什么饲养的人却很少)

    雪纳瑞的报复心理也很强,它的报复心理之强甚至是要比泰迪的报复心理都要强。雪纳瑞的身体素质真的很差,冷天会生病,热天也会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