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百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生活百科

韩非为什么死于秦国(李斯千年之冤的逻辑)

时间:2023-06-02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生活百科

事实上,绝大多数人的死亡都是平淡无奇的,对他人、对社会影响甚微,但是有些人的死亡却关系重大,影响深远。这在历史上似乎已成定论,并影响深远。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到此为止,韩非的传记,便以秦王是好人,李斯是小人的结论而宣告完成。李斯嫉贤妒能,陷害韩非之说,便由此而生,不胫而走。韩非之死这两份史料既相互印证又相互补充,从而解释了韩非被杀的真正原因即是他反对秦国灭韩,阻碍秦国统一。

韩非为什么死于秦国?人生于世,固有一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的死亡没有差别事实上,绝大多数人的死亡都是平淡无奇的,对他人、对社会影响甚微,但是有些人的死亡却关系重大,影响深远比如战国之末著名思想家韩非子,他的死史称"韩非之死"一直以来颇受关注,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韩非为什么死于秦国?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韩非为什么死于秦国

人生于世,固有一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的死亡没有差别。事实上,绝大多数人的死亡都是平淡无奇的,对他人、对社会影响甚微,但是有些人的死亡却关系重大,影响深远。比如战国之末著名思想家韩非子,他的死史称"韩非之死"一直以来颇受关注。

说"韩非之死"影响深远,指的是他的"死亡事件"关系到某些重大历史事实的实情,关系到对某些历史人物的了解和评价。本文关注的一个重点就是"韩非之死"与李斯之间的关系。

韩非剧照

在很多人看来,韩非之死是李斯所为,李斯为什么这么做呢?是因为他嫉妒韩非的才华。这在历史上似乎已成定论,并影响深远。而最早持有这种看法的,不是别人,正是太史公司马迁,所以,我们的论述不妨从他讲述的故事逻辑开始。

一个故事的逻辑:司马迁笔下的韩非之死

关于韩非之死,《韩非列传》一开始 , 司马迁就叙述说:"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这其实就为李斯对韩非的"嫉妒"埋下了伏笔。

接着,韩非的著作传到秦国之后,"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在这里司马迁借助秦始皇之口,对韩非之才大加赞扬,为后面李斯的妒贤嫉能加以铺垫。

在李斯答曰:"此韩非之所著书也"之后,司马迁又以"秦因急攻韩,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结果韩非出使秦国后,"秦王悦之,未信用"。于是,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

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到此为止,韩非的传记,便以秦王是好人,李斯是小人的结论而宣告完成。李斯嫉贤妒能,陷害韩非之说,便由此而生,不胫而走。

由于,司马迁历来被称为"太史公"、"历史之父",而位列"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又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之称。以至于,千百年来,人们都是根据司马迁的这种说法,认定韩非是被李斯嫉杀的,并在历史上形成了一种传统看法。

李斯剧照

四木以为,表面看来,太史公建立的这个故事逻辑似乎是成立的。但是,四木还以为历史与故事不同,历史不仅要有逻辑的支撑,还要有更可信的史料支持,甚至还需要经得起各种各样的质疑。那么,关于李斯嫉死韩非的质疑主要有哪些呢?

一些尚存的质疑:韩非之死与李斯之冤

第一、司马迁埋下李斯嫉杀韩非的伏笔是"斯自以为不如非"这句话。可是,如果我们追根溯源的话,这句话是李斯与韩非在求学于荀子的时候说的。仅仅从时间上看,此时距韩非入秦至少已有十四、五年以上。

如果我们以此作为李斯嫉杀韩非的一个依据,那岂不是说,早在十四、五年以前,李斯与韩非同学的时候,就有了嫉杀韩非之心了呢?要知道,两个人当时还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政治归属,甚至不知道以后到底是敌是友呢!

可见,关于这一伏笔似乎是太史公司马迁为了圆满自己的故事,脑补的成分大于当事人的真实想法。这让李斯情何以堪啊!

第二、在秦王读到韩非的文章后,发出"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感慨的时候,向秦王介绍作者是韩非的,不是别人,正是李斯。

试问,秦王对韩非的著作作出了如此评价,李斯果真妒贤嫉能,为什么会向秦王提及韩非这个人呢?难道他不知道,韩非来到秦国之后,秦王不重视韩非还好,万一秦王重视韩非,对他又有什么好处呢?这不正是吃力不讨好吗?

秦始皇剧照

另外,李斯在秦二世即位后,甚至当他被系狱中时,还多次以"韩子之言",劝二世行申韩之术。以"能明申韩之术,而修商君之法,法修术明,而天下乱者未之有也。"这也说明,李斯对韩非及其论著似乎是一贯的尊重。因此,李斯嫉妒韩非,甚至嫉杀韩非的逻辑似乎也有问题。

第三、关于史料的问题,虽然《史记》的可靠性历来似乎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至少关于战国史部分还是有分歧的。以本文的论述重点人物韩非为例,《史记》的相关记载前后矛盾处就有很多。

例如,司马迁在《老庄申韩列传》说,秦攻韩的原因是秦王为了能够见到韩非,才"急攻韩",而据《韩世家》的记载,则是"秦攻韩,韩急,使韩非使秦",在这里,秦攻韩并非为了索取韩非,而是进行兼并战争。

再如,关于韩非出使秦国的时间问题,《秦始皇本纪》、《六国表》与《韩世家》、《韩非传》的记载也不相同。甚至关于韩非作就《孤愤》、《五蠹》、《说难》的时间问题也不能自圆其说。

这样看来,不论从史料上来看,还是从逻辑上来说,太史公的《史记》关于韩非活动的记载都是有问题的,而他对李斯嫉杀韩非的故事论述,虽然容易博得共鸣,但是却经不起若干的质疑。因此,要想弄清韩非之死的问题,似乎还要借助其他史料,更主要的是早于《史记》的史料。

一个真相及其感悟:李斯之冤是源于情还是源于理

目前除了《史记》关于韩非活动的记载,在它之前的史料并不算多,而在这寥寥的史料里面,比较具有权威的相关记载可能就数《战国策》和《存韩》两篇。

姚贾剧照

先说《战国策》,它除了在时间上比《史记》占优势外,在内容方面的可靠性也不甘示弱,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一批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

因为有学者曾将《战国策》、《史记》与《战国纵横家书》进行过各方面相当具体而令人信服的比较,得出结论:《战国策》关于战国时期历史事件及策士活动的记载,其可信的程度要大于《史记》。

《战国策·秦策》明确记载,韩非被杀的原因是他反对姚贾出使四国,反对秦国破坏四国联盟,这里面根本没有提及李斯诋毁甚至杀害韩非,相反,却明白地说出了韩非进谗姚贾这一事实:

四国为一将以攻秦。秦王召群臣宾客六十人而问焉,曰:"四国之一,将以图秦,寡人屈于内,而百姓靡于外,为之奈何?"群臣莫对。姚贾对曰:"贾愿出使四国,必绝其谋而安其兵···韩非短之···秦王曰:"然。"乃复使姚贾而诛韩非。

所以,李斯从秦国的利益出发,说韩非"终为韩不为秦"是对的,并非诋毁,韩非进谗姚贾就是为了坚持自己的弱秦主张。

在《存韩》篇中,也详细记载了韩非出使秦国后的活动和他与李斯的斗争情况:韩非站在秦国立场上,进谗姚贾,主张秦先灭赵。李斯看到上书之后,则站在秦国的立场上予以驳斥,据理相争,主张先灭韩。

韩非之死

这两份史料既相互印证又相互补充,从而解释了韩非被杀的真正原因即是他反对秦国灭韩,阻碍秦国统一。

秦王显然也不是个傻瓜,也能分得清事实,所以在考虑清楚利弊得失之后,才"下吏治非",以至于"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也未加追问,态度还不够明显吗?试问,如果秦王真想要留韩非活口,李斯又能奈之何呢?

其实,关于李斯嫉杀韩非之谜,早在三十年代,国学大师钱穆就在《李死韩非考》中指出;"史所称李斯增杀非者","今亦未见其必信耳"。又说;"然此自政论之不合,斯之为秦谋者如此,未见其即为谙"。不说别的,就这眼光,超越了当今多少教授和专家呢?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事情如此明了,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相信韩非之死是与李斯的嫉妒有关呢?或者说,为什么很多人不去深究真相而宁愿相信韩非之死是李斯所为呢?四木以为,除了史料匮乏之外,最重要的是这与李斯的人品有关。

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李斯初到秦国就在吕不韦门下当"舍人",是吕不韦提拔李斯做了"郎",使他有了进一步晋升的机会。但是秦王当权后,李斯就站在了秦王政一边,抛弃了原先的主子。

另外,他原本与王绾、蒙恬等关系密切,但是秦灭六国后,他就借助于推行郡县制还是分封制的机会有意扩大矛盾,打击丞相王绾,以至取而代之,秦始皇死后他又为了保住"爵禄",助纣为虐,与赵高合谋杀害了蒙恬等朝廷旧臣。

试问,李斯的人品这般不堪,如何让人为之同情,或是为之"伸冤"呢?甚至说是"报应"又何尝为过呢?不知道大家对韩非之死怎么看?对李斯的为人怎么看?四木在此,抛砖引玉,希望感兴趣的朋友能够各抒己见,多多交流。

    推荐阅读
  • 白夜行一样好看的小说(白夜行终于读完了)

    警方在她家发现了吃过之后丢弃的包装盒,于是警方断定桐原洋介那天来过雪穗家。西本母女两人居住,雪穗的父亲七年前在工地上发生意外去世了。警方猜测桐原洋介和西本文代的关系不一般,不巧的是西本文代却有完美的不在场的证明。寺崎忠夫承认了他和西本文代确实在交往。这时的警方,推测桐原洋介可能是胁迫西本文代,而寺崎忠夫无法忍受,便将其杀害的,又不巧的是,这个时候,寺崎忠夫发生了意外,疲劳驾驶意外死亡。

  • 昀怎么读什么意思(昀读音和解释)

    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昀怎么读什么意思昀是一个汉语汉字,读音为yún。释义为日光,出自于《玉篇》――昀,日光也。多用于人名,纪昀,即纪晓岚。《玉篇》日光也。昀部首:日昀笔画:8

  • 屋顶被火球砸死(神秘火球坠落挪威首都)

    NMN当地时间7月25日午夜,挪威首都奥斯陆的一些市民被空中传来的巨响惊醒。研究人员推测,这个火球是一颗火流星。根据监控,研究人员推断这颗火流星最终落入了距奥斯陆市区约60公里的Finnemarka森林中,并在流星坠落后进行了搜寻。这颗火流星的本体有卡车般大,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爆炸的30倍左右。它坠落后给当地的建筑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并使大约1200人不同程度地受伤神秘火球午夜坠落挪威的森林。

  • 帝豪s和帝豪gs有什么区别(帝豪s跟帝豪gs)

    近日,小编经常收到小伙伴们关于“帝豪S和帝豪GS有什么区别”的相关留言,现在为大家讲解。帝豪s和帝豪gs都是吉列汽车旗下的SUV车型。帝豪s和帝豪gs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产品售价对比,帝豪s的定价比帝豪gs稍微高一些;2,产品定位对比,帝豪s虽然跟帝豪gs在车型还有很多方面很类似,但是帝豪s更注重在年轻运动、时尚感、科技感方面的品牌升级。买车究竟是买轿车好呢?其实,这个关键还是要看买车的目的是什么。

  • 普通翡翠怎么让它水头好点(如果你不懂翡翠的)

    当欣赏翡翠的水头时,联想起女人如水这句话,都有那么一种类似的感觉,清新雅致,显得是那样的纯净而动人、单纯、和平之美别具韵味。水头是翡翠业内的行家通过长时期的观察总结出来的一种比拟性的表述。说到翡翠的水头,大家都知道透明度好的翡翠,水头就好,水头就是翡翠的透明度,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水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是评价翡翠的重要因素之一。

  • 鲜红的太阳在徐徐上升改成比喻句(什么是比喻句)

    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鲜红的太阳在徐徐上升改成比喻句徐徐上升的太阳像鲜红的一团火。鲜红的太阳在徐徐上升,像一个硕大的火球。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 金乡定亲风俗(文化费县之婚嫁习俗篇)

    费县民间关于婚嫁的习俗讲究也特别多,操办起来也是力求热闹。不过了解费县这些习俗还是很有意义的,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很多礼节的设定本来也具有实用价值。费县的很多婚嫁习俗也是这样,看似落后的无价值的仪式,有一部分因为生活习惯变化太大没有操作必要了,但大部分还是有价值的。今天首先介绍费县婚嫁习俗当中的定亲仪式,明天介绍送日子习俗,欢迎继续关注。

  • 隔离乳可以直接涂吗(怎么使用)

    隔离乳的主要作用是隔绝皮肤和彩妆,以及空气中的污染物,虽然它里面也含有一定物质,可以滋养肌肤,但单靠这些是不能够满足肌肤要求的,所以在使用隔离乳之前要做好基础护肤工作。一般情况下最简单的步骤是在使用完爽肤水以及乳液之后涂抹隔离乳,如果是本身肌肤比较容易出油,或是夏天容易出汗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拍完水之后使用隔离乳。隔离乳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肌肤,使用完隔离乳之后,就可以使用其他彩妆产品了。

  • 等一个人的说说(20条等一个人的说说心情短语)

    死缠烂打的样子特别丑,所以我选择自己走。如果有一天,我走进你的心里,我也会哭,因为那里没有我。

  • 要请病假的证明怎么开?(请病假需要怎么开证明)

    第三条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