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百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生活百科

明朝朱高炽与朱棣的关系(朱棣的三子朱高燧)

时间:2023-05-08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3 栏目名: 生活百科

朱棣的三子朱高燧1423年5月,北京,一场宫廷政变正在酝酿中因为这时候,63岁的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已经半个月没有下床,病情一天比一天加重,眼看着就要一命呜呼每当皇帝病重的时候,权力斗争就会白热化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

1423年5月,北京,一场宫廷政变正在酝酿中。

因为这时候,63岁的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已经半个月没有下床,病情一天比一天加重,眼看着就要一命呜呼。

每当皇帝病重的时候,权力斗争就会白热化。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皇帝的皇子自然也不是好皇子。明成祖朱棣的第三子、赵王朱高燧就是一个雄心勃勃,想当皇帝的“好皇子”。

士兵可以靠努力在战场上立功,一步步高升,当上将军,皇子无论怎么努力,只要不是嫡长子,很难登上龙椅。

朱高燧虽然是嫡出,但是他晚投胎了五年,皇位是给同母哥哥朱高炽准备的,没有他的份。

规则是给老实人制定的,野心家从来不相信规则,要不然历史上也会发生那么多宫廷政变,李世民也不会成为唐太宗。

40岁的朱高燧是朱棣的第三子,就是要挑战规则,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像李世民一样。

在皇帝不首肯的情况下,朱高燧只能发动政变。

发动政变靠的是首先就是枪杆子,朱高燧懂得这一点。他的枪杆子,是皇宫护卫指挥使孟贤,这个职务是负责皇宫安全保卫工作的。

因此,朱高燧拍着孟贤的肩膀说:孟将军,好好办,我们是一条船上的,政变成功,你就是开国大臣;失败的话,我们都要被砍脑袋!”

“放心吧赵王,臣一定全力以赴!”孟贤拍着胸脯说。随后他话锋一转说:“不过光有军队也不行,我们师出无名,要想尽快控制局势,必须有传位诏书,哪怕是假的。”

“嘿嘿,真有那玩意儿我们还用搞政变吗?”朱高燧说,“遗诏的事,我早就安排了,由钦天监王射成及内侍杨庆的养子参与伪造遗诏工作”。

钦天监是负责历法的机构,也负责解释天象,如果钦天监配合,他们就可以把那段时间发生的自然现象,解释成老天爷的安排、只有让朱高燧当皇帝才具合理性。而内侍则是皇帝身边的工作人员,不但知道皇帝的健康情况,还熟悉皇帝的笔迹,伪造遗诏得心应手,能以假乱真。

最关键的是,他们知道皇上什么时候蹬腿,能不迟不早地展示伪造的遗诏。

如果朱棣还没死,你亮出遗诏,那就等于自寻死路,如果皇帝死了很久,再拿出遗诏,恐怕新皇帝早就登基了,还是死路一条。

因此,朱高燧以为,自己既抓住了枪杆子,又抓住了内侍的笔杆子,政变成功的概率很高。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朱棣偏偏没死,缓过来了。

如此一来,朱高燧的政变计划即将面临失败。按说朱高燧还可以等,但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朱高燧没有这个耐心,夜长梦多。

于是,他和自己的心腹经过商量想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干脆把朱棣这个老家伙弄死。然后对全国百姓宣布,根据永乐帝生前安排,废掉太子朱高炽,让赵王继承皇位。

《明史·卷一百一十八》记载:“谋进毒于帝,俟晏驾,诏从中下,废太子,立赵王。”

翻译过来就是,赵王计划给朱棣投毒,等皇上死了,颁发伪造的遗诏,登上皇位,囚禁太子。

然而,朱高燧有李世民的雄心,却没有李世民的才华和组织能力,李世民手下都是忠心耿耿能力超群的一帮干将,朱高燧手下都是贪生怕死的猪队友。

果然由于朱高燧保密工作做得不好,计划还没有付诸实施,就泄露了。

原来,参与谋反的一个武将高以正,嘴里藏不住话,把谋反之事告诉了自己的外甥王瑜。

王瑜一想,我要是告密了肯定要被提拔,皇上给的官,肯定要比朱高燧给的官大,于是他就向朱棣告密了。——“总旗王瑜姻家高以正者,为贤等画谋,谋定告瑜,瑜上变”(告密的王瑜事后被升为千户)。

其实,朱高燧的政变成功概率很低,因为参与政变的没有高官,全都是中下级军官,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内侍也不是大佬级别人物。

尽管如此,朱棣还是要派锦衣卫查实,果然从内侍那里搜到了伪造的遗诏。

一听奏报,朱棣大怒,将老三朱高燧叫来进行审问。

在强大的压力下,朱高燧认怂了。这货就不是一个干大事的人,在父皇面前战战兢兢,话都说不出来。——“栗不能言”。

朱棣一看哭笑不得,心说小三子啊,你让我太失望了。

其实朱棣对老三朱高燧最宠爱,惯得不像样子,对他的娇惯甚至超过了对次子朱高煦的娇宠。

都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疼幺儿,天下父母都向着小的孩子,其实皇帝也不例外。

朱高燧本来有封地,在河南安阳,但是朱棣却让他留在北京,还让他担任重要职务。——寻命居北京,诏有司,政务皆启王后行。《明史》

意思是,朱高燧在北平不仅主管藩务,还兼管政务。

由此可见,朱棣对朱高燧还是非常信任的。

但是俗话说,惯子如杀子,朱棣的溺爱让恃宠而骄,嚣张跋扈,不务正业,整天想入非非,最后干出了伪造遗诏,企图谋害父皇,发动政变的大逆不道之事。

其实,朱高燧不是第一次乱来,是有前科的。《明史》记载,早在永乐七年,朱高燧就曾因胡作非为,多次抹黑太子,从而激怒了朱棣。

太子朱高炽反而为其说情,才得涉险过关。

因此,朱棣没有惩罚朱高燧,只是杀了他手下的马仔长史顾晟。

自此,朱高燧不得不有所收敛。然而,朱高燧并没有诚心悔过,他不过是迫于形势改变了策略,假装悔过自新,做一些表面文章。

其目的自然是为了取悦和迷惑朱棣,麻痹太子朱高炽。

而且同样对皇位有浓厚兴趣的朱高煦,表现过于抢眼,但是也受到了朱棣的无情打压,贬到乐安州。

这时候朱高燧不得不接受教训,低调再低调,以免成为出头鸟。不过他没有死心,而是暗中笼络朝中重臣,蓄势待发,等待机会。

果然,在朱棣健康出现问题的时候,朱高燧跳了出来。这次小三子再次犯错,越搞越大,竟然要谋杀亲爹,是可忍孰不可忍?

抓捕朱高燧后,朱棣杀掉了他的所有心腹(孟贤、高以正等人被杀)将朱高燧圈禁在府中。

朱棣为什么要放了小三子一马?

史书是这样记载的 :“太子力为之解曰:“此下人所为,高燧必不与知。”

翻译过来就是:太子朱高炽为三弟讲情说,这事是弟弟手下人干的,三弟不知情,父皇不能加罪于他。

朱高燧再次死里逃生,有两个原因,一是太子朱高炽太仁厚,为弟弟讲情;二是朱棣内心还是向着小儿子,不忍心,知道他是小泥鳅翻不起大风浪。

前面说了,朱高燧的谋反过程,一没有强大的团队,二没有周密的计划。换言之,没有重臣支持,没有强大军事后盾,就几个小太监,加上几个低级武官,与其说是一场政变,不如说是一场过家家。

因此,朱棣并没有太当真。

如果朱棣想杀小儿子,一定不会征求太子意见,那是给太子出难题。

站在朱高炽的角度讲,如果他要主张杀掉三弟,反而会让朱棣心里不舒服,“杀”字绝对不能出自朱高炽的口。

朱高炽不光是仁厚,而是非常老练,懂政治。

他心里明白,尽管朱高燧犯了大逆不道之罪,可父皇还是舍不得自己的幼子,不忍心痛下杀手,不然不会给自己讲情的机会,直接就拖出去砍了。

因此,与其自己出面落井下石,受到朱棣的猜忌,还不如雪中送炭,为朱高燧求情,将其从鬼门关拉回来,也能让他心悦诚服。

同时也能显得自己宽厚,给父皇一个好印象,让文武百官钦佩自己。

不管怎么说,政变粉碎后,朱高燧的皇帝梦彻底破碎。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终于死了,但是成为孤家寡人的朱高燧,已经没有了发动政变的能力,只能眼睁睁看着哥哥朱高炽登基。

按说朱棣死后,大权在握的朱高炽(明仁宗)一定要秋后算账,给弟弟小鞋穿,或者干脆杀了他。然而朱高炽不但没有那样做,反而加朱高燧岁禄二万石,并在洪熙元年四月十六日(1425年5月3日)让他就藩彰德府。

朱高燧这时候也表现得很老实,表示拥护朱高炽的领导。

仔细观察之后不难发现,他这样做,是情非得已。

一是自己没有了军事实力,二是感念大哥几年前的救命之恩。

朱高燧不但名义上拥护大哥,而且主动上表削去自己的兵权,心甘情愿做一个自在的藩王。可见,此时,朱高燧完全放弃了对皇位的幻想。

然而,哥哥朱高炽薄命,在位仅仅十个月就一命呜呼了,年仅47岁。

朱高炽的突然驾崩,让朱高燧看到一丝希望,那颗原本平静的内心又开始躁动不安。可是,朱高燧毕竟也过了不惑之年,不是毛头小伙,不再那么冲动。

而且他已经交了兵权,只剩下没有经过训练的家丁,也没有武器装备。因此,这时候的朱高燧有贼心没贼胆,只是想想,却并没有动手。

与他同样有野心的朱高煦却沉不住气,在侄子朱瞻基继位后,朱高煦就暗地里联络朱高燧,希望二人组成联合阵线,一同造反。

因为朱高燧态度暧昧,朱高煦迫不及待地贸然起兵,发动叛乱。

当时,朱高燧还抱着一线希望,打算采取观望态度,万一朱高煦成功了自己好有个退路。

因此,他既没有上报宣宗皇帝,也没有起兵响应朱高煦。

朱高煦原本应为,自己资格老,有带兵经验,侄子朱瞻基是个毛头小伙,肯定不是自己的对手,自己如果起兵造反,一定能复制老爸朱棣靖难之役的成功经验,夺取皇位如探囊取物。

他小看了这个侄子,朱瞻基虽然没有作战经验,但是有魄力、有胆略,竟然御驾亲征。

结果朱高煦没有精兵强将,造反很快失败。被押至北京之后,朱高煦也向宣宗皇帝交代,曾经策反朱高燧。

可在汉王朱高煦被杀后,朱瞻基却放过了这个曾经试图矫诏篡位、弑父杀兄的三叔。

不仅如此,洪熙元年(1425年),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后,厚待这位三叔,又赐田园八十顷。

对朱瞻基的做法,大臣们是不理解的。

比如监视朱高燧的陈平上疏劝谏朱瞻基,并且列举朱高煦策反朱高燧的证据,并力劝他发兵彰德,拿下朱高燧,一劳永逸地除掉心头大患。

内阁辅臣杨荣、夏元吉也主张这样做。

在此情况下,朱瞻基被说动了,决定杀掉三叔。这时候的朱高燧命悬一线。

然而,三朝重臣杨士奇却站出来反对此事。他说:

“先皇帝仅仅有三个儿子,陛下也只有这两个叔叔。如今汉王朱高煦叛乱被杀,那是罪有应得,可赵王朱高燧叛相未明,没有确凿证据,切不可加罪其身,引来万世骂名。”

看过杨士奇的奏疏后,朱瞻基猛然醒悟,朱高燧逃过一劫。

其实对于造反的二叔朱高煦,朱瞻基也打算放他一马,怪就怪朱高煦竟然在侄子看望的时候使绊子,彻底惹毛了朱瞻基,将他扣在缸里活活烤死。

朱高煦死后,朱高燧唇亡齿寒,更加恐惧。得知朱瞻基的特使袁容向彰德而来,朱高燧寝食难安,已经开始准备后事。

然而,袁容带来的是朝中大臣弹劾朱高燧的奏折,以及朱瞻基安慰他的书信。

见此情形,朱高燧如释重负,心中高悬的石头终于落地,他仰天大笑道:“我活了。”

他做梦都没有想到,不自量力,两次阴谋发动政变,最后竟然获得善终,被侄子朱瞻基赦免。

此后,朱高燧终于安分守己,不再胡思乱想,做一个遵纪守法的藩王。

1431年,朱高燧在家中病逝,享年48岁。

临死前他将子孙叫到跟前,专门交代他们不要张扬,更不要贪恋权位,以免招来祸端。

    推荐阅读
  • 白夜行一样好看的小说(白夜行终于读完了)

    警方在她家发现了吃过之后丢弃的包装盒,于是警方断定桐原洋介那天来过雪穗家。西本母女两人居住,雪穗的父亲七年前在工地上发生意外去世了。警方猜测桐原洋介和西本文代的关系不一般,不巧的是西本文代却有完美的不在场的证明。寺崎忠夫承认了他和西本文代确实在交往。这时的警方,推测桐原洋介可能是胁迫西本文代,而寺崎忠夫无法忍受,便将其杀害的,又不巧的是,这个时候,寺崎忠夫发生了意外,疲劳驾驶意外死亡。

  • 昀怎么读什么意思(昀读音和解释)

    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昀怎么读什么意思昀是一个汉语汉字,读音为yún。释义为日光,出自于《玉篇》――昀,日光也。多用于人名,纪昀,即纪晓岚。《玉篇》日光也。昀部首:日昀笔画:8

  • 屋顶被火球砸死(神秘火球坠落挪威首都)

    NMN当地时间7月25日午夜,挪威首都奥斯陆的一些市民被空中传来的巨响惊醒。研究人员推测,这个火球是一颗火流星。根据监控,研究人员推断这颗火流星最终落入了距奥斯陆市区约60公里的Finnemarka森林中,并在流星坠落后进行了搜寻。这颗火流星的本体有卡车般大,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爆炸的30倍左右。它坠落后给当地的建筑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并使大约1200人不同程度地受伤神秘火球午夜坠落挪威的森林。

  • 帝豪s和帝豪gs有什么区别(帝豪s跟帝豪gs)

    近日,小编经常收到小伙伴们关于“帝豪S和帝豪GS有什么区别”的相关留言,现在为大家讲解。帝豪s和帝豪gs都是吉列汽车旗下的SUV车型。帝豪s和帝豪gs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产品售价对比,帝豪s的定价比帝豪gs稍微高一些;2,产品定位对比,帝豪s虽然跟帝豪gs在车型还有很多方面很类似,但是帝豪s更注重在年轻运动、时尚感、科技感方面的品牌升级。买车究竟是买轿车好呢?其实,这个关键还是要看买车的目的是什么。

  • 普通翡翠怎么让它水头好点(如果你不懂翡翠的)

    当欣赏翡翠的水头时,联想起女人如水这句话,都有那么一种类似的感觉,清新雅致,显得是那样的纯净而动人、单纯、和平之美别具韵味。水头是翡翠业内的行家通过长时期的观察总结出来的一种比拟性的表述。说到翡翠的水头,大家都知道透明度好的翡翠,水头就好,水头就是翡翠的透明度,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水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是评价翡翠的重要因素之一。

  • 鲜红的太阳在徐徐上升改成比喻句(什么是比喻句)

    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鲜红的太阳在徐徐上升改成比喻句徐徐上升的太阳像鲜红的一团火。鲜红的太阳在徐徐上升,像一个硕大的火球。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 金乡定亲风俗(文化费县之婚嫁习俗篇)

    费县民间关于婚嫁的习俗讲究也特别多,操办起来也是力求热闹。不过了解费县这些习俗还是很有意义的,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很多礼节的设定本来也具有实用价值。费县的很多婚嫁习俗也是这样,看似落后的无价值的仪式,有一部分因为生活习惯变化太大没有操作必要了,但大部分还是有价值的。今天首先介绍费县婚嫁习俗当中的定亲仪式,明天介绍送日子习俗,欢迎继续关注。

  • 隔离乳可以直接涂吗(怎么使用)

    隔离乳的主要作用是隔绝皮肤和彩妆,以及空气中的污染物,虽然它里面也含有一定物质,可以滋养肌肤,但单靠这些是不能够满足肌肤要求的,所以在使用隔离乳之前要做好基础护肤工作。一般情况下最简单的步骤是在使用完爽肤水以及乳液之后涂抹隔离乳,如果是本身肌肤比较容易出油,或是夏天容易出汗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拍完水之后使用隔离乳。隔离乳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肌肤,使用完隔离乳之后,就可以使用其他彩妆产品了。

  • 等一个人的说说(20条等一个人的说说心情短语)

    死缠烂打的样子特别丑,所以我选择自己走。如果有一天,我走进你的心里,我也会哭,因为那里没有我。

  • 要请病假的证明怎么开?(请病假需要怎么开证明)

    第三条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