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诸多问题,村子参照城市物业管理,把有技能的村民聚集起来,建立了乡村物管队,主要负责村里的硬件设施维护和人居环境改造。第二批主题教育中,社区在进一步降低费用的同时,推出线上点单服务,及时解决搬迁群众遇到的问题。

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城乡社区。第二批主题教育中,贵州各地以物业管理为抓手,通过强化物业管理队伍、创新管理模式等举措,努力提升社区治理效能,解决社区居民生活中的堵点。
在贵阳市花溪区山王庙村,一条1000多米的步道正在修建,负责施工的不是建筑公司,而是村里的“物管队”。这支物管队由村民和外聘人员组成,共有10多人,主要协助村里完成建房、修路、卫生保洁等相关事宜。
村里为什么要学城市,搞物业管理?有村民告诉记者,这几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村子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完善,但由于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人和儿童,这些硬件的维护成了问题。“比如化粪池的清掏、家里的下水管道和电器这方面他们是无法自己进行维修的。”村支书张家田说。
“我们现在村干部只有几个人,要成为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针头,负担是很大的。”青岩镇副镇长孙大粒道出了基层治理中面临的困境。面对诸多问题,村子参照城市物业管理,把有技能的村民聚集起来,建立了乡村物管队,主要负责村里的硬件设施维护和人居环境改造。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关键在于党组织,以“红色物业”构建党建引领移民社区治理新模式,长顺县也在积极进行探索。在这个位于广顺镇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物业管理人员正在帮助居民检测老化电线、疏通下水管道。和商业物管团队不同,该物管团队由社区党组织牵头,推选社区具有管理经验和一技之长的党员担任管理人员,把党建工作做在社区服务上。
第二批主题教育中,社区在进一步降低费用的同时,推出线上点单服务,及时解决搬迁群众遇到的问题。物业公司管理人员宋小刚告诉记者,群众遇到事情需要帮忙,只需要通过微信扫一扫,就能在家里面点单,物业公司物业管家在线接单处理。
“通过社区领办红色物业模式形成了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的多元参与工作格局,串起各类主体和资源,实现了联动,以学促干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长顺县委组织部部务委员雷秋韵介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