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至1992年经营中巴车生意,由于管理不当,发生事故导致倾家荡产债台高筑。从2010年至今,徐晓华帮助了12000多名残疾人朋友取得驾照,在全国名列前茅,多次得到交通部门的表彰。徐晓华从一个农村普通残疾青年,成长为“自强,自尊,自信,自立”的有志残疾人。工作之余,徐晓华更是积极参与和组织各类公益活动。

人生遇到再大的困难,只要你勇敢地爬出来,有那份信念支撑,就能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出来,闯出一片天地。我从小经受了太多的磨难,深知生活的不易,看到别人有困难就会情不自禁地出手帮助,它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更是我快乐的源泉。
——徐晓华
贵州省残疾人联合会、贵州广播电视台联合策划推出《同在蓝天下·听见世界的缤纷》,本期专访贵州省肢残人协会秘书长、中铁二局残疾人驾驶培训部负责人徐晓华。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深知生活的艰难,才会感同身受地帮助他人。自强不息的拼搏乐观精神,也是徐晓华一路走来的通关密码。徐晓华身上坚韧不拔和助人为乐的精神,就像一团“爱的能量”,拥抱着这个世界。
徐晓华1970年出生在贵阳市修文县一个边远的小山村,两岁时患小儿麻痹症导致肢体三级残疾,初中毕业后随父母做生意,饱尝生活的不易与艰辛。1988年至1992年经营中巴车生意,由于管理不当,发生事故导致倾家荡产债台高筑。无奈之下,徐晓华从修文县农村大山深处,只身来到贵阳闯荡。曾经在贵阳市大营坡卖过煤巴,还从事过残疾人三轮车运营,开过网吧,艰苦的磨炼造就了他坚韧不拔,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和性格。
2010年至今,徐晓华积极参与创办的中铁二局驾校残疾人驾驶培训部,让一万多名残疾人朋友更好地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残疾人驾驶培训和健全人是有区别的,由于身体和生理的限制,残疾人要想取得驾照很不容易,得一遍又一遍的勤学苦练。徐晓华说:“这些残疾人朋友来自全省9个市州,大多经济上都不宽裕,生活不易,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从2010年至今,徐晓华帮助了12000多名残疾人朋友取得驾照,在全国名列前茅,多次得到交通部门的表彰。
徐晓华从一个农村普通残疾青年,成长为“自强,自尊,自信,自立”的有志残疾人。他积极参与各种有益活动,2008年获得首届全国残疾人轮椅车竞拔赛个人第四名;2014年参加贵州省第五届残疾人运动获得飞镖个人第三名、团体第三名;2020年获贵州省肢残人活动日飞镖比赛二等奖。
工作之余,徐晓华更是积极参与和组织各类公益活动。徐晓华说:“最近几年,我经常给那些出不了家门的残疾人朋友上门做培训和心理辅导,让他们打开心扉感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爱,逐渐阳光起来。”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爱心;宁愿自己吃亏掏钱,也别亏待别人,这是徐晓华做人、处事的标准,他经常慷慨解囊,帮助其他残疾人于危难之间。
从贵州省扶残助残“先进个人”,再到贵州省肢残协会“先进工作者”,徐晓华一路跋涉,从未懈怠。
说到未来,徐晓华说:“下一步,想通过贵州省肢残人协会这个平台,帮助全省的残疾人朋友争取更多的政策扶持,帮助他们更好的就业,让残疾人朋友们更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
心中有爱心,眼里有他人,脚下有力量……
这,就是用爱拥抱世界的徐晓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