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普安县境内繁衍着2万多株野生四球古茶树,其中千年以上的有3000多株,经过考证,此类茶种为世界唯一、普安独有。在黔西南境内,有三条连通云南的茶马古道依稀可见。故此,普安获得了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古茶树之乡”的称号。2017年,普安获批“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茶有万千风味,但干净也是普安茶特有的魅力。

世界茶源地,中国普安红!
大家好!我是贵州广播电视台的友兰,我在茶源普安向您问好!
在中国大西南云贵高原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有一块被珠江上游南北盘江环抱的宝地—黔西南。这里地处世界公认的北纬25度黄金生态气候带,平均气温在14—19摄氏度,全年空气优良率100%。这里万峰成林,云雾缭绕,四季如春,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是中国南方锥状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正是这种低纬度、中高海拔的完美结合,造就了黔西南的气候立体性和生物多样性。尤其是“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的独特气候,让茶叶这片绿色珍宝在这里汲取日月精华,孕育远古茶香。
您知道吗?在这里的大山深处藏着世界茶源地—普安,这里的人们世代以茶为生,孕育出了具有“古”“早”“净”“香”为特点的普安茶。
为什么说普安茶“古”?
1980年,在贵州普安和晴隆交界的云头大山发现的古茶籽化石,经中国科学院鉴定,是新生代第三世纪四球古茶籽化石,也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颗四球茶籽化石,距今至少有 164万年的历史了,成为了“茶起源于中国”的又一重要实物证明。目前,普安县境内繁衍着2万多株野生四球古茶树,其中千年以上的有3000多株,经过考证,此类茶种为世界唯一、普安独有。在黔西南境内,有三条连通云南的茶马古道依稀可见。弥足珍贵的古茶籽化石、古茶树、古驿道,让人们透过时空的隧道看见了普安茶悠久历史和生生不息。故此,普安获得了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古茶树之乡”的称号。
为什么说普安茶“早”?
因为每年全国各地还在寒冬时节的时候,普安的春天却已经来到了,漫山遍野的茶叶已吐新绿。普安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春秋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土壤有机质含量多,是真正“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的茶区。贵州山地环境气候研究所经过多年的研究,认定普安县茶叶生长气候等级为“特优”,加上普安地热资源丰富,土壤多为有机腐殖土,乌牛早、龙井43等小叶种春茶发芽特别早,在腊月就可以采摘新茶,而春节前后即可大量上市,核心产茶区的春茶比全国其他地区早20天左右,成为全国春茶开采最早的茶区之一,贵州省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授予普安县“贵州绿茶第一采永久首采地”的称号。
为什么说普安茶“净”?
世间至美莫过于“干净”二字,一杯茶,熬过了复杂的工序,经历了重重磨砺,呈现出最纯粹的模样。2017年,普安获批“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普安茶园中有林、林中有茶,茶园管理非常严格,加上原生态的天然环境和无污染的自然条件,制作过程当中工序规范,叶不落地,茶叶干净,茶味纯净,泡茶时不用洗茶即可饮用,造就了普安茶干净、纯洁、绿色、健康的品质。
漫长岁月里,苍莽丛林间野蛮生长的茶树,与人相遇相伴。茶有万千风味,但干净也是普安茶特有的魅力。
为什么说普安茶“香”?
据《夜郎风物志》记载:“其茶香异于常,烹煮时香风溢野,饮之使人熏然欲醉,如梦至南柯耳。”由于地理环境气候土壤的综合作用,普安茶叶内含物质非常丰富,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含量高,锌硒元素丰富,呈栗香、自然兰花香。普安茶的制作关键在于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保持着最自然的茶味,翠绿的色泽和鲜美的口感,喝起来带有一种春天的气息。
一树叶子历经磨难,成就手中的一捧茶,普安茶在历练中留住了自然馈赠,几经浮沉,诞生了沁人心脾,一杯入魂的醉人香气。
朋友们:冬已去,春来到,在世界茶源地普安,全国早茶大会暨贵州绿茶第一采活动已经启幕,欢迎您来到普安,品得春茶一口鲜,胜过人间四月天!我们在茶源普安等着您!
贵州台黔西南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