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日,花溪区阳光派出所挂牌成立。这是阳光派出所持续深化“群众吹哨,公安报到”机制的一个缩影。阳光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内,值班民警正盯着指挥大屏,调整警力部署。一个小孩的家长向正在十字街巡逻的警官求助。民警一边安抚张某,一边将情况上报综合指挥室,在开展大量走访调查工作后,终于将犯罪嫌疑人身份信息落实,并将其抓获归案,为张某将被盗电瓶车找回。找回电瓶车的张某对民警高效负责的工作态度频频点赞。

这样一群人,与日月为伴,与星河为伍,他们的眼里有星辰,身边有微风,心中有暖阳。
2013年1月1日,花溪区阳光派出所挂牌成立。
2019年,阳光派出所搬至清溪路康城花溪小区旁,新家的办公场地变大了,智能设备也齐全了,团队成员也在壮大,这个大家庭,现在有民警19人,辅警49人。
2013到2023,这十年,时光匆匆,一切都在变,也似乎都没变……变的是年岁,是阅历,是皱纹,不变的是民警们的从警初心,他们用守正创新擦亮“阳光”品牌。
阳光派出所辖区面积11.46平方公里,地处花溪老城区,由10个(村)居组成,共有流动人口1万7千余人,户籍人口3万8千余人,沿街商业店铺2千余家,有区政府、贵州大学、十字街等人流密集区域,经济体量庞大、治安形势复杂。
为此,阳光派出所扩充所内调解资源,聘任专业律师为驻所律师,配合派出所化解辖区矛盾纠纷、为群众提供专业法律服务、开展法治宣传工作。
“‘阳光调解室’太给力、太方便了!”随着当事人王女士的一声感慨,一起因情感引发的纠纷案得到快速合理解决。
民警们在“家长里短”中收集线索,尽可能全面了解矛盾纠纷信息源头,在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的工作中,通过拉家常、摆道理、讲法律等调解方式,促使矛盾双方握手言和,真正实现“事了人和”。
阳光派出所在践行新时代派出所建设的路上,将继续依靠群众、根植群众、服务群众、引领群众,擦亮“阳光品牌”,讲好“阳光故事”,守好“阳光心城”。
站在新的赶考之路上,阳光派出所正结合源头防治和问题导向,主动研判社会治安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新诉求,不断提升社区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十字街区,十分安全
花溪,浓浓的烟火气中,人们看到了蓝白色调的警务室在夜色中24小时运行,看到了红蓝警灯闪烁的警车在街面防控巡逻,还看到了配有“红袖标”的义务巡逻队在小区内穿行而过……
一张美好祥和的“平安大幕”徐徐拉开。
夜经济,三改后的花溪区十字街更加繁华热闹起来。夜幕降临,灯火璀璨、宾客盈门。
“您好,晚上在巷子里注意安全,喝了酒之后尽量远离小巷,防止发生意外”,这是商铺业主在提醒游客注意安全的场景。这样的事情,在十字街每天都在发生。
“很多来消费的游客都是外地的,对十字街不了解,尤其是晚上喝酒后,很容易发生意外。”如何更大程度守护好游客的安全?商铺业主们主动站了出来,和民警们一起,开展日常巡逻工作。
“你们家的灭火器快过期了,要赶紧替换新的了。价目表也要做得再精细一些,最好能把当天的价格都标识清楚,大家都一目了然了。”多个部门联合开展检查,上门“一站式”为商铺完成“安全体检”,以更加安全的环境迎接各方游客。
这是阳光派出所持续深化“群众吹哨,公安报到”机制的一个缩影。
“夜里,人流异常聚集,请附近警力加强引导疏散!”阳光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内,值班民警正盯着指挥大屏,调整警力部署。大屏上,街区实时画面直观立体地呈现在眼前,治安要素及各部门力量分布情况一览无余。
阳光派出所综合运用“智控港区”建设成果,通过前期精心布建,整合各类资源,将街区纳入智控管理,随时掌握区域治安形势动态,实现精细化管理和精准化用警,最大程度实现无感化安保。
“我们充分发挥派出所综合指挥‘小脑’作用,可以实时掌握街区人流和治安要素情况并精准派警,有效实现了‘小脑’+‘手脚’快速灵活反应综合指挥。” “我们还为巡逻警车、铁骑、街区民警配备了可视化对讲系统,这样巡逻及执法执勤的全过程就能在综合指挥室的大屏实现前置监督。”
“哪怕是个小案,也不能小看”
2022年7月3日下午,阳光派出所“快反”巡逻队在十字街巡逻时,一名游客着急的向巡逻民警发出求助。
“警官,我的手机丢了。”
“大姐,你别急,我们一定帮你找到手机。”新时代的快反巡逻民警一边拨打丢失手机的号码,一边调取幼儿园门口的监控。
民警通过视频巡查锁定了手机丢失的地点,帮助失主找到了手机。
“大姐,给您。下次可得小心了,别再丢手机啦!”
群众小事,阳光所的民警们都时刻记在心里。因为天天在社区“转悠”,民警们和居民都很熟悉,走在街上遇到了,自然而然地打个招呼,拉拉家常,趁机开展安全防范宣传。
“要做好社区警务工作,就得和居民交朋友,给居民办实事,这样才能得到居民的支持和信任!”张安警官说。
多少次进社区、到农村、下地头,多少次紧急出警,多少次磨破嘴皮、调处矛盾纠纷,点点滴滴的基层工作,磨练了他们的意志,锻造了他们的信念。
一枚儿童手表,也要尽力找
盛夏七月,走进花溪十字街,3D裸眼大屏最先映入眼帘,带来视觉冲击和享受,极具艺术气息的文创小店和集市让人驻足停留:王记牛肉粉、飞碗牛肉粉、小保冰浆等“老味道”和云想艺术餐厅、猫的天空之城概念书店等“新味道”互融共促,在激荡出城市烟火味的同时,也迸发出城市商圈更新的活力与魅力。
“警官!警官!我孩子的手表不见了,你能帮忙找找吗?”一个小孩的家长向正在十字街巡逻的警官求助。
“哥,现在天色太晚了,您带孩子先回家,我找到手表第一时间通知你。”
夜幕降临,城市卸去白天的繁忙,他们仍不敢停歇,奔走在十字街的每一个角落,用双脚勾勒出街区在夜间的治安防线。
零点后的十字街,夜色渐浓,街上的行人、车辆都少了许多,民警穿行在街道上,丝毫没有因为柔和安宁的夜色而放松警惕。除了留意街头是否有突发事件,这个夜晚,他们还需要着重关注一些重点点位,及时识别治安事件的风险,化危险于未然。
回到小小的派出所值班室,张警官一遍又一遍的查看十字街周边的监控,终于在一个巷子里看到了遗失的手表。
“张警官,谢谢!真的没有想到,这么小一件事,民警还一直放在心上,太感谢你们啦!”7月24日,魏先生带着锦旗来到阳光派出所向民警们连连道谢。
破案,要快、要准
“警官,你们快来看看吧,我中午才停的电瓶车不翼而飞了。”派出所接到群众张某的报警电话后,立即前往事发地了解详情。
“这可太倒霉了,警官,你们可要帮帮我,我主要就靠这个电瓶车代步出行了。”张某苦着一张脸说。“你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力帮你寻找!”
民警一边安抚张某,一边将情况上报综合指挥室,在开展大量走访调查工作后,终于将犯罪嫌疑人身份信息落实,并将其抓获归案,为张某将被盗电瓶车找回。
“你们真是神速,又快又准,真的太感谢你们了,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下了,为你们点赞!”找回电瓶车的张某对民警高效负责的工作态度频频点赞。
自打击盗窃犯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花溪公安牢固树立“大案不放过、小案不放松”的理念,快侦、快破、快惩处、快追赃挽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有力维护了良好社会治安秩序,不断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小案不小看,件件系民心!
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他们起昼伴骄阳,入夜逐繁星!他们行走在大街小巷,守护者万家灯火。
为民服务的“阳光警务室”
基层公安工作千头万绪,窗口服务、警情处置、群众走访、治安调解,抓捕嫌犯,侦办案件、整理案卷……
阳光派出所采用“科技+脚板”“互联网+社区警务”的新模式,规范综合室、值班室、户籍室、警务室窗口单元运行,把“被动警务”变为“主动警务”,将民力转换为战斗力,不断探索具有新时代治理新路径。
全天候守护,救助群众、法律咨询、居住证办理样样业务,样样实干。
派出所配备供群众使用的桌椅、纸张、笔墨、胶水、饮水机、老花境、雨伞等物品。群众的每一个问题民警们都认真对待,工作热情到位、答复到位、解释到位、处理到位。正是因为阳光派出所的民警们热心、用心、细心、公心、贴心、虚心的服务。2018年,阳光派出所被评为省级文明示范窗口。
2017年底,阳光派出所户籍室民警奔波数日,为一位户口被注销了40年的古稀老人补办了户口,让老人有了“身份”。
户籍民警积极与分局户政、网安等部门沟通,终利用指纹离线采集手段,到医院为老人采集指纹办理了二代身份证,帮助婆婆的家人顺利办理医保手续。
每次追捕挽损、矛盾化解、服务群众的工作,都能见到群众满意的笑容,这无不增添了民警们工作的信心,更加深了警民一家亲。
“警察”两个字,是热爱,是责任,是融入血液、刻进骨髓的滚烫人生。
